個子長不高,肯定是營養不良或晚長造成的嗎?
遇到身材矮小,很多家長首先想到的不疾病,而是“營養不良”或“晚長”。
關于“營養不良”:
1、很多家長,包括不少醫務人員,看到孩子矮小,就要求加強營養。其實現在不是吃不飽年代了,營養不良造成的矮小,幾乎看不到了,隨時時代的變化,觀念也要有所變化。
2、 矮小兒童多數食欲確實不好,但這常常不是造成矮小的原因,而是矮小造成的結果。因為矮小兒童生長慢,需要量少,食欲常常差。為什么很多孩子青春發育后,食欲明顯增加?因為長快了,需要量增加了。
3、輕度營養不良不造成矮小,首先是變瘦,長期嚴重營養不良才造成矮小。其實,短時間內輕度饑餓,反而有利于生長素分泌。為什么“餓虎下山”比吃飽的老虎厲害?輕度饑餓可激發很多激素的分泌,包括生長素。即使在吃不飽的年代,我們還常說“要想小兒安,忍得三分饑和寒”,我們不要求孩子24小時都是飽的,更不要求每次吃到十成飽。
4、除一些喂養不當的小嬰兒外,加強營養,改善不了身高(不同年齡段,生長調節方式是不一樣的,1歲以內嬰兒,延續宮內調節方式,主要由營養代謝調節生長,營養不良會明顯影響嬰兒身高增長,1歲后逐步向生長激素軸調節生長過度,2歲后主要由生長激素調節身高增長,加強營養,增加不了身高)。多數矮小者,都曾試過加強營養,不可能起到明顯作用。過度加強營養,或亂補各種健康品,有可能造成骨齡更大,反而影響成年身高。很多家長天天想著“補鋅、補鈣、或補維生素”,其實,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也不是多多益善!骨骺的閉合也不是軟骨的鈣化過程,補鈣過多,不僅可能影響健康,也可能不利于長高。
5、治療矮小,不是在營養科就診,都是在兒童內分泌就診。矮小更多的是內分泌、或遺傳代謝病造成。生長激素從字面上看,就是主要管生長的,如果生長激素缺乏,或生長激素活性不足,或生長激素受體不敏感,或轉化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障礙,都有可能造成身高增長緩慢。
關于“晚長”:
1、首先要區分一個程度問題。發育確實有早晚之分,如果與相應年齡的平均身高相差3、5厘米,晚長一點有可能追趕得上來,甚至更高,但如果相差20厘米晚長還能追得上來嗎?
2、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孩子由于營養過剩和不安全食品、不良信息等,發育普遍比上一代人早。不能用上一代人的發育時間,來判斷現在的孩子。
3、“晚長”一般是指青春期發育延遲,青春期前身高正?;蛏云?,到青春發育年齡,其他孩子發育了,晚長的孩子未發育,身高偏低。
4、判斷是否是“晚長” 也要有相應依據,不能僅自己憑著想像。有的明顯已經早發育了,還認為是“晚長”,只是自欺欺人。詳細評估骨齡,看看骨齡是落后還是提前,才能判斷發育的早晚。通過骨齡還可做成年身高預測。
矮小也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的:
不僅發熱、咳嗽可能是疾病,身材矮小也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的。成年人有內分泌疾病,兒童也一樣可能有。既然部分矮小兒童,我們會下“矮小癥”診斷,就是認為是病態的,需要治療的,不是加強營養或增加運動就能治療疾??!
相關推薦
-
-
如何幫助孩子科學長高?骨齡檢測真的很有必要!
筆者近日采訪了安徽省省立兒童醫院骨齡檢測機構的專家,專家反映,暑假期間,正是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檢測骨齡的高峰期。小編甚是欣慰的是已經有不少家積累了骨齡對于身高預測重要性的經驗。這個暑假跟著愛高高一起探尋身高的奧秘,讓孩子長高有治可醫吧!
-
-
身材矮小被嘲笑?且看自然長高的“秘訣”保證!
很多人將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一個好對象,不能愉快地運動或是實現理想統統歸罪于他們的身高不夠高。他們曾經被異性拒絕,找到工作難比登天,甚至因為身材矮小被嘲笑……
-
-
孩子Duang Duang~就長高了!你卻不知道他是吃了提拉米蘇
長高嘛,不就是七分靠爹媽,三分靠努力。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是什么比荷爾蒙還要強大的力量在背后呼風喚雨呢要我們“基因不足,努力來湊”呢?什么?孩子Duang Duang就長高了!你卻不知道他是吃了提拉米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