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激素是洪水猛獸嗎?答案在這里
隨著我國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孩子的營養越來越好,身高也越來越高。可是有些孩子的身高卻嚴重落后于同齡人,甚至一直都長不高,這就有可能是一種疾病——矮小癥。
1985年,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rhGH)問世,為廣大矮身材患兒的治療帶來希望。隨后,rhGH在臨床得到迅速應用,其治療的有效性得到廣泛驗證,關于rhGH的治療范圍、治療方案、療效以及安全性的研究日益深入。
對于矮小癥,生長激素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藥物。但使用前需要經過系統的檢查才能決定是否可用、是否有必要用。
患者前往醫院后,醫師通常首先要做常規檢查,包括孩子的骨骼發育有沒有畸形,隨后有針對性的開展一系列的內科系統性檢查,包括心、肺、肝、腎功能等等;另外非常重要的是檢查與身高有關的內分泌問題,例如由于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身材矮小等。
聽到“激素”兩個字,很多家長都會立馬聯想到滿月臉、水牛肩、肝腎毒性、骨質疏松等一連串副作用。其實激素分為很多種,通常人們概念里的“激素”一般都是指糖皮質激素或者是性激素。
生長激素并不可怕,因為它是人體腦垂體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通過刺激肝臟等器官產生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作用于骨骺板中的軟骨細胞,直接刺激骨骼的生長。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合成的重組人生長激素,與人體自身分泌的生長激素在化學結構、生理、藥理作用上基本一致,所以使用生長激素并不會像糖皮質激素一樣導致身體迅速發胖或者嚴重的骨質疏松,實際上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反而有調節人體脂肪代謝的作用。生長激素治療兒童原發性生長激素缺乏癥目前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生長激素屬于處方藥,依據相關規定,該藥品必須在醫療機構進行一系列嚴格的檢查后,由具有專業資質的醫生開具處方才能用藥,藥品的使用受到醫療機構和國家衛生部門的嚴格監管。
應用生長激素治療的患兒應定期在兒科內分泌門診監測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要監測內容為:生長發育指標、實驗室檢查指標、不良反應等。
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人生長激素經多年的臨床應用,已充分證明了其在臨床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生長激素已經具有60多年的使用史,無論是在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還是在國內均已建立科學完備的診療指南。
身高有高有矮,這是自然規律,家長不能為片面追求身高而要求打生長激素,只有明確診斷的矮小癥才需要治療。盲目要求給孩子打生長激素是有風險的,一定要進行系統的檢查矮小的原因,把潛在的病因找出來,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
生長激素不是洪水猛獸,寶媽們不用過分緊張!
相關推薦
-
-
你知道嗎,看電視太多也會導致青春期提前!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和營養結構的變化以及學習壓力的增加,青春期提前到來的現象相當普遍。而意大利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兒童看電視太多,可能也會導致青春期提前到來。
-
-
生長激素是否會促進骨齡增長?
生長激素是否會促進骨齡增長? 時常有人說,生長激素會促進骨齡增長,其實,這種觀點明顯是一種誤區。2007年美國、歐洲、亞太等全球主要兒童內分泌學會的主要專家在墨西哥會議上達到共識:正常劑量生長激素不促進骨齡的增長和性發育。
-
-
養出一口好牙,讓寶寶的牙健康發育~
我應該帶孩子去看牙醫嗎?3歲的寶寶能用牙線清潔了嗎?我怎么知道我的孩子需不需要用牙套?如何幫助寶寶護理牙齒是擺在家長面前的一大難題。他們知道口腔衛生的重要性,但他們并不總是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護理方式。這里有一些技巧和指導方針。